怎样追求真理(十三)中集

上次咱们还交通了一个话题——放下家庭对你的熏陶。家庭对一个人的熏陶在人幼小时就已经开始了,到人成年后,人在生存道路上就逐步地运用它,在有了一定的阅历后,人就把这些来自家庭熏陶的各种思想观点运用得特别自如了,而且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更高深的、更具体的、对自己更有利的各种处事原则、处事方式、处事手段。可以说,家庭的熏陶是一个人走向社会、走向人群,达到能够自如地用各种处事方式、处事手段活在人群中的一个启蒙。既然是启蒙,那家庭的熏陶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根深蒂固的,都是扎根在人内心深处的,这些东西影响人的生活,影响人做人做事的方式,也影响人的人生观。由于这些东西都不是正面的,所以这些东西也是人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应该放下的。不管它在你内心深处是否成形,也不管它在你内心深处是否占据主导地位,更不管它熏陶给你的思想观点是否在你生存的过程中已经得到了证实或者已经被你践行过,这些东西在现在或未来都会不同程度地影响你的生活,影响你选择人生的道路,影响你处事的态度与原则。可以说,绝大部分的家庭都给了一个人走入社会最基本的生活与生存的处世手段、处世哲学。比如,咱们上次交通过的,父母总说“人活脸面,树活皮”“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枪打出头鸟”,还有什么?“和为贵,忍为高”“言多必有失”,这些来自家庭熏陶的种种思想观点,不管在你的生存过程中你是否在明确地运用它、践行它,它对你来说都是一个启蒙。启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对你接受撒但的处世哲学的一个启发、一个推动。来自家庭熏陶的这些说法给你灌输了一个最基本的处世之道、最基本的生存之道,让你进入这个社会之后努力地追求名利地位,追求如何将自己伪装、包裹得更好,如何将自己保护得更好,如何能达到在人中间成为佼佼者、成为人上人,成为占据人群中至高点的那个人。家庭的这些熏陶对你来说,都是推你走入社会、融入邪恶潮流的处世法则与处世手段。

咱们上次交通了一些家庭对人的熏陶,家庭的熏陶远远不止那些,这次接着交通。比如,有的父母告诉儿女“三人行,必有我师”,这是谁说的话?(孔子。)这是孔夫子说的话。有的父母就告诉儿女:“到哪儿得学本事,你学到本事,就有了一技之长,到哪儿都不愁没有饭碗,到哪儿都是大拿。古圣人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跟人在一起的时候,看谁有一技之长,偷着学过来,不让他发现,学到自己手里那就是本事,你就能挣钱养活自己,你就能吃穿不愁。”父母让你在人中间学本事,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在世界上出人头地。)学本事的目的是为了强大自己,做人上人,在人群中学会偷艺,来逐步地壮大自己的实力。在人中间有了强大的实力,就有了饭碗,也有了名利,名利双收,人都会高看你。你没真本事没人高看,你就得在人中间学会偷艺,把别人的长处、技艺学过来,在人中间逐步地强大,这样才能做人上人。还有的父母告诉儿女,“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目的还是为了让儿女得着人的赏识、高看。你背后努力、勤奋,吃了很多苦,学到了本事之后在人中间能一鸣惊人,当人看不起你、欺负你的时候,你给他露一手,就没有人敢欺负你了。看你外表平常、不起眼,不怎么说话,但是你有两把刷子,你有常人够不上的技能,别人就佩服你,到你跟前就得矮三分,就有求于你,这样你在人中间的身价不就提高了吗?身价一提高不就显贵了吗?要想在人中间争得尊贵的地位,那就得在背后多受苦、受罪。不管吃多少苦,打掉牙往肚里咽,等在人前让人看到你有多大本事的时候,你受的苦就都值了。父母告诉你“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这话的目的是为了什么?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在人中间获得尊贵的地位,让人高看,不被人歧视、不被人欺负,不但能吃好的喝好的,还能赢得人的尊重、拥护。在社会上有这样地位的人,不但不受人欺负,到哪儿办事都亨通,一看你来了,“啊,大驾光临,看见你真是荣幸!你办什么事?我给你办。你要买票啊,不用排队,我给你找个最好的位置。咱们谁跟谁啊!”你一琢磨,“哎呀,这名人的标签就是好用,老人说得好,‘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这社会真是这样,太现实了!我要是没有这个名气,谁搭理我呀?就是正常排队,说不定人看不上你还踹你两脚,到你买的时候都不卖给你。”到医院排队看病,老远有人就看着你了,“那不是谁谁谁嘛,你挂什么号,我直接给你找个专家完事了,不用排队。”你说:“我还没交钱呢。”“不用交,我给你垫上。”你一寻思,“做名人就是好,背后这罪不白遭啊,在社会上真能享受到特殊待遇,这个社会太现实了,就是这样的人吃得开,太好了!”又一次庆幸自己这罪没白遭,背后受了那么多苦、受了那么多罪,值了!你心里直感慨,“上医院挂号不用排队,买机票直接就有好位子,到哪儿都有特殊待遇,甚至还能走后门,太好了!这个社会就应该是这样,不需要平等,人付出多少就应该收获多少,你背后没遭罪,人前能显贵吗?你看我背后受罪了,我在人前就能得到这样特殊的待遇,应该的。”这样一来,在这个社会上,人要与人相交,要办成事,靠的是什么?靠能耐、靠本事来支撑人的办事能力,人在社会上办事是否亨通、办事能力怎么样,不根据人的才干、人性,不根据人有无真理。这个社会就没有公平、没有平等,你只要够勤奋,背后能吃苦,你够霸道、够凶狠,你在人中间就能得到高的地位。就像以前人争夺武林盟主似的,为了练功不知道受了多少苦、练了多少个昼夜,最后各大门派的武功都练会了,而且独创一门绝技,把武功练到出神入化、刀枪不入,最后怎么样?在武林大会上各大门派都被他打败了,武林盟主的地位被他夺走了。为了在人前能够显贵,受什么苦都行,甚至背后还练一些邪门武术,十年八年武功练到上乘,在武林中没有人能打得过,也没有人能陷害,就是喝了毒药都能逼出去,这武林盟主的地位就站稳了,没有人能威胁到他的地位了,这叫人前显贵。古人为了人前显贵就考功名,现在人为了人前显贵就上大学,考研、读博,也是寒窗苦读十年,起早贪黑地读那个驴马经,读了一年又一年,有时疲惫不想读了,想歇一歇,就被父母骂一顿,“你还有没有一点出息了?你还想不想人前显贵了?你想人前显贵,你不人后受罪能行吗?你不享受这一会儿能死啊?读书去!做作业去!”你说:“我作业写完了,今天的功课都温习完了,能不能让我放松一会儿?”“不行!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你琢磨琢磨,“父母都是为了我好,我怎么又这么贪玩、任性了呢?得听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必须听父母的话。父母这一辈子就这样了,我要不替他们争气,那就对不起他们。再说我这人生路还长着呢,受这点苦算什么呀?”想到这儿,就提起十二分精神读书、温习功课、写作业,到十二点了还坚持学,再困也能克服。在人生的道路上,人不断受家庭灌输的“要想人前显贵,必须人后受罪”这种思想言论的熏陶,不断地在勉励自己、激励自己,为了自己的将来,为了自己的前途,为了自己能在人中间显贵,不断地在背后学本事、学知识,用知识、用各种技能来武装自己、强大自己,也用各种古人或者成功人士的事迹来鼓舞自己,激发自己的斗志,目的是为了让自己将来能够摆脱贫穷、摆脱平庸、摆脱低贱,改变被人歧视的命运,让自己将来能够成为人上人,成为上层人士,成为人仰视的人士。这些从家庭来的熏陶不断地在人的脑海中过了一遍又一遍,逐步地,这些言论、说法成为了人固定的思想观点,成为了人固定的处世方式,也成为了人固有的生存观、追求目标。

有的父母告诉孩子,说:“在人群中要学会交朋友,俗话说得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秦桧还有仨朋友呢,到哪儿学会跟人相处,把人际关系维护好,最起码得交一些知心朋友。到社会上你生活、工作、办事会遇到种种难处,如果没有朋友帮衬,你一个人就得面临种种困境与窘境,如果你有手段交到知心朋友,当你面临这些窘境与困境的时候,这些朋友就会出来帮你解围,帮助你成就事业。你要想成就大事,就应该放下身段交到朋友,能维护好各方势力来帮衬自己的事业,帮衬自己未来的人生、生存,得会利用各种人帮你做事、替你服务。”这种思想观点父母一般不会明文相告或者直白地告诉孩子要学会交朋友、利用人,要会找朋友帮助你成就事业,但是有一些在社会上有地位、有身份或者特别有手段、有心机的父母,他们会用自己的言语、行为来影响孩子,还有在日常生活中他们说话行事中的思想观点、处世方式让你看到、听到,你就受到熏陶。在你对正面事物与反面事物没有正确判断与分辨的情况下,你会在不经意间受父母的言行举止的影响,把他们的思想观点接受过来,或者在不经意间这些思想观点会种到你的内心深处,成为你做事的一个最基本的根据、原则。尽管父母可能没有直接对你说“要多交朋友,要学会让人为你办事,学会借力打力,学会利用身边的人”,但是父母的做法、他们的思想观点会言传身教地传染、熏陶到你,那在这件事上父母就成了你的启蒙老师,他们启发你怎样处事、怎样与人打交道、怎样在这个社会中交朋友,交朋友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怎样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立足之本是什么、立足的方式是什么,等等。他们这样言传身教地熏陶你,在不知不觉中,你从幼小到逐步成熟,这些思想观点也逐步地从一个简单的意识到成形的、具体的思想观点与做法,一步一步地深种在你的心灵深处,变成了你的处世方式与处世哲学。“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种处世方式怎么样?(不好。)世上有没有真正的朋友?(没有。)那一个篱笆为什么要三个桩啊?要三个桩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就是为了更稳当,两个桩就不稳,一个桩更不行了。那这里涉及到的处世原理是什么?就是一个好汉再有能耐也是孤掌难鸣,成不了事,你要想成事就得有人帮衬你,你要想有人帮衬就得学会为人处世,就得学会广交好友,形成势力才能成事。不管成就大事还是小事,你要想搞事业,要想在社会立足,要想获得更大的成就,身边得有一些你信得过或者你看得起的、你可利用的人来帮衬你,来成就你所要成就的事业,否则你就孤掌难鸣。当然,在这个世界中做任何事的规律都是这样的,因为这个社会没有公平,只有诡计、只有争斗,你走正道、做正义的事业没有人赞成,在这个社会行不通。不管你搞哪一样事业,得有一些人帮衬你,得在社会上形成势力,到哪儿都有人买账,都有人惧怕,你就在社会上站稳脚跟了,你做自己的事业就容易得多,就有人为你开绿灯,这是一种处世的态度,也是一种处世的方式。不管你要做什么,父母总会告诉你“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那这个处世原则对不对?(不对。)不对在哪儿呢?(人能不能做成事不在乎势力,也不在乎他有什么才干,在乎神的主宰安排。)在乎神的主宰安排,这是一方面。另外,人在社会上想有人帮衬,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自己能够出人头地。)对了,这三个桩一立,目的是为了占有一席之地,站稳脚跟,别人谁都踢不动,你踢这个有那个顶着,踢那个还有这个顶着,人有一定的势力,在这个社会上做事就可以游刃有余,就可以不用顾忌法律、人情,不用顾忌社会舆论。是不是为了这个目的?(是。)就是你在社会中就可以成为说了算的人、有话语权的人,法律或者任何的舆论都不能撼动你的脚跟,都动摇不了你。你在这个社会的潮流中、在这个社会的任何一个团体中说了算,是大拿,那你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了?你可以超越法律、超越人情、超越社会舆论、超越道德、超越良心的谴责,这是不是人要达到的目的?(是的。)这就是人要达到的目的。这是人为达到野心欲望所采取的一个基本的行事根据。你看,有的人在社会上拜把子,大哥是什么集团老总,小弟是什么集团总裁,还有其他兄弟是什么政客或黑社会老大,有的人朋友在医院当院长或者是主刀医生、护士长,还有的人在同行业中交一些好友。他交这些朋友的目的真的是志同道合吗?真的是为了正义事业吗?(不是。)他是为了什么?他就是为了形成一种势力,把这种势力做大、做强,最后自己靠着这种势力在社会上立足、生存,享受人上人的生活,享受奢华、放纵的生活,没有人敢欺负,即便是犯了罪,法律也不敢制裁。他要是犯了罪,大哥、小弟都会出来帮忙,这个朋友出来帮着说话,那个朋友帮着跑法院、帮着找上面的政客说情,不到二十四小时人就从警察局出来了,犯多大罪都没事,钱都不用交。最后老百姓说:“哎呀,人家真有本事啊,犯那么大罪,咋这么快就出来了?要是换成咱不就完了吗?不就判刑了吗?你看人家那朋友交的,咱怎么就交不上那样的朋友呢?怎么就够不上那样的人呢?”人还都羡慕呢。这些事都是因为社会不公平造成的,也是因为社会邪恶潮流的不断产生造成的。人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没有任何的安全感,总想巴结势力、攀比势力,尤其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即便有点生活出路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临到危险、临到难处,最害怕祸从天降,最害怕出什么事,尤其是害怕涉及法律的事,一辈子也不想与警察局打交道、不想与法院打交道。因为人在这个社会中生存没有任何安全感,所以人就总要交朋友、找靠山。你看,小孩在学校的时候就要交两三个朋友一起玩,要不单独一个人就总被欺负,被欺负的时候还不敢告诉老师,一告诉老师,放学回家的路上你肯定就被人揍了。即使老师对你好,你学习成绩不错,你要是不会交朋友,不会勾搭周围那些小混混,得罪了他们那可就不得了了,甚至有时候你没得罪他们,他们看你学习好想拉你下水,你要是不听还得挨揍,被霸凌。学校的环境都让人没有安全感,你说这个世界多可怕!所以,家庭对你这方面的熏陶,一方面来自于父母以身作则的影响,另一方面也来自一个人对社会的不安全感。因为这个社会没有公平,没有任何一个势力或有利条件保护你的权益、保护你的人权,所以人就对这个社会常常充满了恐惧、害怕,人就很自然地接受了“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样一种思想的熏陶。因为在人生存的现实环境中,需要这样一种思想观点来支撑人的生存,让人的生存由寂寞、孤独变得有安全感、有依靠,所以人把在世界中依靠势力、依靠朋友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

家庭对人的熏陶除了刚才提到的“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之外,对人还有一些更具体的教育。比如,父母会教育女儿:“‘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世界上没有丑女人,只有懒女人’,女人要学会自爱,要学会装扮自己,把自己装扮得美美的,到哪儿就会有人喜欢你,也会有更多的人为你办事,为你开绿灯,人喜欢你自然就不给你小鞋穿,就不刁难你。”还有的父母告诉女儿:“女孩子要学会穿衣打扮,要学会化妆,更要学会温柔。”言外之意就是要学会卖弄自己。还说什么:“不要做女强人,一个女人那么强势、那么自立有什么用?成天也不打扮自己,活得像个男人,整天风风火火的,也不温柔。女人生来就是让男人宠的,不需要独立,也不需要学习什么本事,就学会打扮自己,学会怎么讨男人欢心,把女人该做的做好就行了,有男人喜欢、疼爱,女人这一辈子就幸福了。”有些女人就受父母这方面的熏陶,一方面看自己的母亲是怎样做女人的,一方面受父母的熏陶后也在不断地装扮自己、美化自己,让自己成为真正悦人眼目的女人。这类人有没有?(有。)在这种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女性,对自己的仪表、装束还有女人这个身份看得特别重,出门一定要化妆、换衣服,还有的人不管工作多么忙,出门一定要洗头、洗澡,还要喷上香水,不然就不出门,而且没事就照镜子,就整理头发,一天不知要照多少次镜子。她们深受“女为悦己者容,士为知己者死”这种思想观点熏陶,特别注重自己的身材与脸蛋,脸色稍微差一点就不出门了,脸上起个痘就不见人了,今天没心情化妆不出门了,今天头发剪完之后不太美观,看起来不是那么悦人眼目,会让人瞧不起,就不出门作工作了,成天为这些事活着。手上被蚊子叮个包,伸不出去了,腿上被叮个包,腿也不能露了,穿裙子不美了,也不出门、不尽本分了。什么事都能难住她,都能拦阻住她的脚步,活得特别的艰辛,特别的累。为了维护住女人的尊严,为了不做丑女人,她们在自己的脸蛋上、身材上、发型上不知下了多少功夫,特别的殷勤;为了不做丑女人,自己以前的坏习惯、懒惰都改掉了,不管工作多忙,也要精心地、精致地打扮、装束一番,眉毛没画好擦了重画,腮红没涂均匀擦了重涂,化个妆没有一两个小时出不了门。有的人从早上起来就开始洗澡、打扮、换衣服,想了又想,试了又试,中午十二点了还没出门。你说这难处多大吧,她那有限的光阴、精力都被这些无聊的事占去了,正事一点儿不办,睁开眼睛就一件事,把自己打扮得美丽、漂亮。这类人有的是受母亲的一些思想观点影响,有些是母亲明确告诉她的,还有一些是母亲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总之,这都是来自家庭的熏陶。

有一些家庭还持有什么观点呢,“女儿要富养,儿子要穷养”,听没听过这话?(听过。)这句话是什么意思?都是孩子,为什么一个富养一个穷养呢?人家都是重男轻女,这个怎么重女轻男呢?女儿富养,养出来的是什么女儿?养出个什么东西来?(就是比较娇生惯养、嚣张跋扈。)任性、娇气,什么苦都吃不了,也不会体贴人,也没理性,还不讲理,不知道好歹,这样的人能做什么?这是不是正确的教育方式?(不是。)这就把一个人养废了。你富养女儿,在这样的家庭生活环境中她吃穿是不愁,也有点见识,但是真正做人的原则她懂不懂啊?如果不懂的话,那这种养育方式是坑她、害她,不是在保护她。父母以这种原则养育女儿的出发点是什么呢?这样养出来的女儿有见识,不是买件好衣服,给点钱、给点小恩小惠就能打动她的,所以一般男的领不走,就得是特别有钱、特别绅士、特别有见识、特别老谋深算、特别有城府的人才能打动她的芳心,才能领走她、得着她。你说把女儿交给这样的人是好还是坏啊?不是好事,是吧?再说,你富养女儿,她除了会享受、会打扮、会吃好的,她会不会分辨人?她有没有生存的技能啊?与人生活在一起能不能长久啊?不一定,有可能她料理自己的生活都成问题,这样的人就废了,娇生惯养、专横跋扈,任性、放肆、放纵、霸道,说一不二,就会吃喝玩乐,除了这些,过日子基本该有的常识她都不懂,这无形中对她以后的生存、以后的家庭生活都造成麻烦。父母这么教育女儿,对她来说不是好事,没教会她做人的原则,只教会她怎么享受了,那她以后如果挣不来钱不就吃苦了吗?她不就难过了吗?她能受得了吗?她以后临到难处会不会脆弱啊?她能不能有毅力面对这一切苦难哪?那就不一定了。太享受物质生活的人,生活太过顺利、奢华,一点苦没受过的人,他人性中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就是脆弱,没有受苦的心志,这样的人就毁了。所以,来自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不管是从父母来的还是从社会潮流来的,总之都是从人类中间产生的,这些方方面面的说法不管是形成了一种思想观点,还是变成了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或者生存方式,对人来说都是让人站在偏激的、偏执的、偏谬的角度来对待这些问题。总之,这些来自家庭的说法多多少少都会影响到人看待事物,也会影响到人的做人做事,既然它会影响到你,就会影响到你追求真理。所以,对这些从父母来的不管是高尚的、高大的,还是低下的、愚蠢的说法或思想观点,每一个人都应该重新审视、重新面对,学会分辨,如果它在你身上形成了一定的影响,或者对你的生活、对你追求真理形成了困扰,让你的生活一塌糊涂,或者在你面对人事物的时候拦阻了你寻求真理、接受真理,那你就应该放下。

社会上还流传什么情商和智商的说法,说人不需要智商高,只需要情商高。智商是偏重于一个人的素质,情商是偏重于一个人处世的手段,这是我对这两个词的基本理解。就是也可能你智商挺高,你书读得挺好,知识也挺高,你的表达能力也挺好,生存能力也挺强,但是你的情商不高,你对待人情世故没有任何的手段,或者即便有点手段也不高,那你的知识、技能,你的一技之长,也只能让你在社会上捞个饭碗,有个基本的生活来源。人家那些情商高的人就特别地会取巧,在社会上会运用各方势力,运用有利的地理环境或者有利的时机、有利的资讯来炒作、来运作,把一个不起眼的事夸大其词,在社会上或者在人群中形成一定的影响力,使自己名声大噪,最后在人群中崭露头角,成了有名望、有身份的人,这类人就是情商高,就是有手段。有手段的人基本上就是混世魔王。在当下的社会就提倡情商高,可能在一些家庭中对子女也常常这样熏陶,说:“你有智商这是好事,但是你也得情商高,跟身边的同学、同事、亲戚朋友相处都得有情商,这个社会最提倡的不是你的实力,而是提倡人有手段,会包装自己,会炒作,会利用社会各方势力、各种有利条件来为自己效力、为自己服务,抓住时机发大财也好或者出名也好,这都是情商高的人。”一些特殊的家庭或者一些在社会上有头有脸的父母常常会这样教育儿女,说:“有情商的男人,男人、女人都喜欢他,没有情商的男人谁都不喜欢他;有情商的女人,喜欢她的男人、女人一大把,追求她的异性也是一大把,没有情商的女人长得再漂亮也没几个人追求。”活在当下这个社会,人如果对来自家庭的这些说法没有任何分辨,就会不知不觉被这些思想观点影响,也会常常衡量自己的智商是什么样的,更常常对号自己是否有情商,自己的情商到底怎样。不管你对这些事的意识是强烈的、明显的,还是不明显的,总之来自家庭的这方面熏陶已经开始影响你了,它虽然是无形的,虽然不是强烈地在你的思想里占据位置,但是当你听到它对它没有分辨的时候,你就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开始被它熏陶了。

家庭的熏陶还有一些,比如,父母常常告诉儿女,“到人群中也不多长个心眼儿,总是傻乎乎的,缺根弦,俗话说得好,‘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人跟你说话唠嗑的时候,你得学会听话音,不然你被人卖了还给人数钱呢!”有些父母是不是常常这么说?言外之意是什么?别当诚实人,得多长心眼儿,就是总要听对方说话的弦外之音,总要在话中听到另一层他没说出来的意思,就是学会揣测他人的意思,然后根据他弦外的意思来采取相应的措施或手段,不要被动,否则被人家卖了还替人家数钱呢。这些话从父母的角度来说都是出于好意,是为了保护你,不让你做傻事,不让你在这个邪恶的人群中被人出卖,保护你不做冤大头、不做傻事,但是这句话与真理相不相符呢?(不相符。)不相符。有时人听话确实会听出弦外之音来,你就是不注意听也会听出来,那怎么办呢?按照父母告诉你的“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这句话,你要防备人,处处提防人,而且在防备人的同时,在人害你、坑你之前要做好防护措施,更重要的是要做到先下手为强,不要把自己陷入被动、两难之地。父母说这句话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不是这个?(是。)就是你与人相处,不管别人害不害你,你都不要被动,主动权要攥在自己手里,刀把要攥在自己手里,他想害你的时候,你不但能保护自己,而且能主动出击,能害他,比他更厉害、比他更狠,父母说话的目的、源头其实就为了这个。如果这样分析,很显然这句话不合真理,它完全不符合神告诉给人的“你们要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这句话,神告诉给人的这个原则、智慧方式是让人分辨人的诡计,保护自己不陷入试探、不与恶人同伍,不用恶的方式来对付恶,而是用真理原则来对待任何的恶行、任何的恶人。而父母告诉人的“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这个方式就是以恶报恶,他恶,你比他还恶,他说话有弦外之音,你比他更高一筹,你能听出来,同时你还能根据他的弦外之音用相应的办法、手段来对付他、抗衡他,将他制服,让他怕你、服你,让他知道你不好欺负、不好惹,这是以恶制恶。很显然,这句话告诉你的实行路途、实行的准则还有达到的果效是引导你行恶,背离真道。父母告诉你这么做人,不是让你做有真理的人、让你做顺服真理的人,也不是让你做真正的受造之物,而是让你在恶人面前用更恶的方式制衡恶、压倒恶,这是父母的原意。有没有一个父母说,“如果有恶人对付你,你忍着,咱们不搭理他,咱们分辨他,一方面从他身上分辨恶人的实质,对恶人有分辨,另一方面也认识自己身上存在的与他相似或同样的恶行与败坏性情,然后寻求真理解决”,有没有父母这么告诉子女的?(没有。)父母告诉你,“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你得小心,不然被人家卖了还帮人数钱呢,你要学会先发制人”,不管是父母的初衷还是最终达到的果效,都是让你变得更厉害、更强势、更专横、更跋扈、更凶恶,让恶人都怕你,看着你都绕道走,都不敢惹你,是不是这样?(是。)那可不可以说,父母告诉你这句话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做有正义感的人、有真理的人,不是让你做一个“灵巧像蛇,驯良像鸽子”一样有智慧的人,而是告诉你要做一个在社会上有势力、比他人都恶的人,做一个用恶来保护自己的人,是不是?(是。)父母告诉你“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不管是初衷还是最终达到的果效,还是父母告诉你做这类事的原则、实行法或者对待这类事的思想观点,很显然都是不符合真理的,是与神的话相违背的。他让你做恶人,不让你做正直的人,不让你做有智慧的敬畏神远离恶的人,很显然,父母对你的教导、熏陶不是正面事物,不是一条正确的道路。尽管他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护你,这个保护是善意的,但是达到的果效却是恶性的,他不但没有保护到你,反倒给你指了一条错误的道路,让你行恶,变成恶人,他不但没有保护到你,反倒坑害了你,让你陷入试探、陷入不义,远离神的看顾保守。那从这点来看,家庭对你的熏陶更多的是让你变得自私、虚伪,贪恋名利、贪恋社会地位,能很好地融入邪恶潮流,让你有更高的手段与人相处,在人中间变得圆滑、凶恶、专横、跋扈,没人敢惹,没人敢碰。从父母的角度上来说,他用这些方式熏陶你,让你在社会中受到了保护,或者在一定程度上让你变得有尊严,但是从真理的角度上来说,他不让你做真正的受造之物,让你远离神的教导、远离神告诫你做人的方式,同时也让你离神所告诉你的追求目标越来越远。无论父母对你熏陶教育的初衷是什么,最终他们熏陶你的这些思想给你带来的仅仅是名利、虚空,还有你所活出的、流露的种种恶行,也让你更加证实了父母对你的熏陶在社会上的实用性,仅此而已。

对于来自家庭熏陶的这些话,像“锣鼓听声,听话听音”之类的说法,如果单独拿出来,你会不以为然,觉得这话在人中间常常听到、常常说,这些说法、思想观点没什么大问题,但是它与真理一对比,用真理一细解剖,这些话的问题可就大了。比如,父母总告诉你“锣鼓听声,听话听音”,这种生存方式如果你运用得很自如,接触人的时候你就总会不自觉地、下意识地揣测,“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啊?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啊?”就会很自然地去揣测他人的意思,总是在这种习惯性的思维模式里听人说话、与人交往,就不往真理上琢磨,怎么与人相处,与人相处的原则是什么,与人对话的原则是什么,听出来人说话那一层意思该怎么对待,神教导的方式是什么,该怎么分辨这类人,该怎么对待这类人,等等这些实行的原则父母从来没有告诉过你。父母告诉你要学会揣测他人的意思,这个实行法你做得挺到位,已经到了身不由己、出神入化的地步了。所以,这些问题需要人常常静下心来仔细地揣摩,花心思揣摩,一方面把这些问题解剖、分辨清楚,另一方面,在这些事发生的时候要努力地改变你的思维方式、改变你看人看事的方式,就是对待这类事的思想观点要改变。当你再听人说话要揣测人意思的时候,你放下这种思维方式,放下这种对待人的方式,你就琢磨:“他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他说话不直接,总拐弯,这人诡诈。他说的那个事到底是什么事?这个事的实质是什么?我能不能看透?我如果能看透,我用合乎真理的说法、看法跟他交通,把这个事说清楚,让他明白这方面的真理,我来帮助他,来纠正他错误的思想观点。另外,他说话的方式诡诈,我不想知道他到底什么意思,不想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拐弯抹角地说,我不想花心思、精力去揣测他的意思,不想付那个代价,我也不想为此做什么,我就分辨出他这个人诡诈就行了。他诡诈,但我不跟他耍诡诈,不管他说话怎么拐弯抹角,我都跟他直来直去,该怎么说就怎么说,一是一,二是二,就像主耶稣所说的,‘你们的话,是就说是,不是就说不是’(太5:37),用诚实来对付诡诈,这是实行真理的最高准则。”你用这种方式实行,父母熏陶、教导你的方式你就放下了,你的实行原则也改变了,那你就是追求真理的人了。不管放下哪一条父母对你的熏陶,都是在相应的事情出现时,你改变对这件事错误的思想观点,用神的话语作为根据,用真理作为准则,作为你最准确、最正面的思想观点,就是你以神的话语、以真理为依据、为实行准则来评判、看待、处理这件事,那你就是在实行真理了。相反,你如果还以父母教导给你的方式或者灌输给你的思想观点为准则、为依据、为实行原则来对待这件事,那这样的实行就不是在实行真理,就不是在追求真理。追求真理最终人所得着的是对真理的体验、经历,不追求真理你就得不着对真理的体验与经历,你得来的只是践行父母对你熏陶的这句话的体验与经历,所以当人谈对神话的经历、体验的时候,你就总也说不出口,因为你没有,你有的只是对家庭熏陶的思想观点的实际体验与经历,你就说不出口,你没法分享。所以,实行什么最终体验的就是什么,你实行的是真理,你得着的就是对神话语、对真理的体验与经历,你实行父母对你的教育与嘱托,那你体验的就是对家庭熏陶、传统教育的经历,你得着的也只是撒但灌输给你的思想,还有撒但对你的败坏。你体验得越深,你对撒但败坏你的思想观点就越感觉有用、实惠,那你就被撒但败坏越深。你要是实行真理呢?对于真理、对于神告诉给你的话语、原则,你就越来越有体会、经历,就能感觉到真理是最有价值的,神是人生命的源头,神的话就是人的生命。

灾难陆续降下,主再来的预言已经应验,你想迎接到主得着进天国的机会吗?诚邀渴慕主显现的你参加我们的网上聚会,帮你找到路途。点击按钮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