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追求真理(六)中集
拾金不昧,这在传统文化德行方面的要求中是最浅显的东西。在整个人类社会中,虽然倡导、灌输着这样一种思想,但是因着人的败坏性情,因着整个人类邪恶潮流的盛行,即便人在某个时期能做到拾金不昧,或是具备了这样的好德行,但依然改变不了一个事实,就是人的败坏性情在不断地主导着人的思想、人的行为,同时也在主导、控制着人的做人与追求。人一时的好德行并不能左右人的追求,也并不能改变人对邪恶潮流的吹捧、崇尚与追随。是不是这样?(是。)所以,过去人所唱的“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那首儿歌,现在真的仅仅是一首童谣了,变成了一种回忆,人连拾金不昧这个起码的好行为都做不到了。人想通过倡导好的德行来改变人类的追求、改变人类的败坏性情,试图阻止人类的堕落、阻止整个社会世风日下,这个目标最终还是未能达到。拾金不昧的这种德行只能在人的理想世界中存在了,人把它变成了一种理想,变成了一种对人类美好世界的向往,它存在于人的精神世界里,是人对未来世界的一种寄托,但与人的现实生活、人的真正人性格格不入,与人做人的原则、人所走的道路,与人所追求的、该具备的、该达到的都是格格不入的,与正常人性所表现的、所流露的,人与人相处的原则、办事的原则也是格格不入的。所以,这种评判人类德行的标准从古到今都是不成立的。尤其是人所提倡的拾金不昧的思想观点没有什么意义,也没有太多的人理会,因为它不能改变人的做人方向,不能改变人的追求,更不能改变人的堕落、自私、唯利是图与一直奔向邪恶的发展趋势。拾金不昧这一条最浅显的要求已经成了一个带有讽刺意味的滑稽笑话,到现在连小孩子都不愿意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这首歌了,它没有丝毫的意义。对于一个满了贪官的世界来说,它成了一个极大的讽刺,捡到一分钱交给警察叔叔,捡到一百万、一千万就揣在兜里了,这已成为人心知肚明的事实了。从这些现象来看,人所提出的拾金不昧这一条德行要求在人类中间宣告失败,就是人连起码的好行为都做不到。什么叫起码的好行为都做不到呢?就是捡到别人的东西别自己藏起来据为己有,连这个起码该做到的人都做不到了。另外,做错了事连一句真话都说不出来,还死不承认,起码的不说谎话都做不到,还配谈什么道德啊!连良心理智都不要了,还配谈道德吗?当官的、有权力的都是绞尽脑汁地从别人身上榨取更多的利益、抢夺更多的利益,霸占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连法律都约束不住,这是为什么?人类为什么能走到现在这个地步呢?这一切都是因着人有撒但败坏性情,都是在撒但本性的支配、主导之下产生了种种欺骗行为、残害人的行为。那些假冒为善的人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却做出了许多卑鄙无耻的事来,这是不是不知羞耻啊?现在,假冒为善的人太多了,在恶人横行、好人受欺压的世界里,一句拾金不昧的道理根本约束不住人的败坏性情,也根本改变不了人的本性实质与人所走的道路。
对拾金不昧这个话题交通了这些话,你们是不是听明白了?拾金不昧的说法对败坏人类有什么意义呢?到底该怎么认识拾金不昧这方面的德行?(拾金不昧与人做人、与人所走的道路没有关系,它改变不了人所走的道路。)对了,人用拾金不昧来衡量一个人的人性怎么样,这不合适,不能用它来衡量一个人的人性,用它来衡量人的德行也不对,它只是人一时的行为,根本衡量不出来一个人的实质。提出拾金不昧这条德行说法的人,这类所谓的思想家、教育家是个理想主义者,他不了解人性,不了解人的实质,也不了解整个人类的堕落程度、败坏程度,所以他提出的这条德行说法是很空洞的,根本就不实际,不符合人的现实情况。这条德行说法与人的实质、与人所流露的种种败坏性情,以及在败坏性情主导之下人能产生的观念、观点与行为没有丝毫的关系,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拾金不昧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是应该做到的一件事。比如,父母生了你,养了你,你不懂事的时候只知道跟父母要吃的要穿的,但是当你懂事了明白事理的时候,就很自然地知道心疼父母,不让父母操心,不惹父母生气,少让父母劳累、受苦,自己能做的尽量自己做,这些很自然地你就懂了,不用人教育。你是人,有良心、有理智,你就能做到,就应该做到,这是不值得一提的事。人把它上升到是人的高贵品德,这有点小题大做、牵强附会,不应该这么定性,是不是这样?(是。)从这一点上明白什么了?在正常人性范围里做到人该做的、能够做到的,这都是有正常人性的一方面标志。就是这个人理智正常,在正常人性里人能想到的、人能意识到的他都能做到,这是不是很正常的事啊?有正常人性的人都能做到的你做到了,能称得上是好的德行吗?这事用提倡吗?(不用。)那这算不算人性高尚呢?算不算有人性呢?(不算。)还上升不到是有人性。说一个人有人性,那他看待问题的观点、立场以及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就相对正面、积极。正面、积极的一方面标志是什么?就是这个人有良心、有廉耻。另一方面标志就是这个人有正义感。也可能这个人有一些坏的生活习惯,爱晚睡晚起,吃饭挑食,喜欢吃刺激性的东西,除了这些坏的生活习惯以外,这个人还有些优点,做人做事有原则、有底线,还有廉耻、有正义感,正面的东西比较多,消极反面的东西比较少,如果这个人再能接受真理、实行真理,那就更好了,就容易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了。相反,如果这个人喜爱邪恶,追求名利地位,喜欢金钱,喜欢富人的生活,喜欢吃喝玩乐,那么他的看人看事的观点,他的人生观、价值观都是负面的、阴暗的,没有廉耻,没有正义感,那这个人就没有人性了,肯定不容易接受真理,不容易达到蒙神拯救。这是衡量人的简单的原则。衡量人的德行不是衡量一个人有无人性的标准,衡量一个人的好坏应该衡量他的人性,不应该衡量他的德行。德行很趋于表面化,它受社会风气与社会背景、环境的影响,有些做法、表现会不断地变化,只看德行很难辨别一个人的人性到底是怎样的。比如,一个人很遵守社会公德,到哪儿都守规矩,一举一动都受约束,都能守住政府的规定,在公共场合也不大声喧闹,也不侵害他人的利益,并且能尊重人、帮助人,扶老携幼,有这么多的优点,这能不能代表这个人活出了正常人性,是好人?(不能。)一个人拾金不昧这一条做得很好,始终如一地坚守人类所宣扬、倡导的这一条德行,但是他的人性到底怎么样呢?具备拾金不昧这一条德行并不能说明他的人性是怎样的,不能用这一条德行来衡量他的人性是好是坏,那怎样衡量他的人性呢?就得剥去拾金不昧这条德行对他的包装,除去正常人性起码能达到的人看为好的行为、德行,然后再通过看他做人的原则、做人的底线,以及对待真理的态度、对待神的态度,等等这些最重要的表现,才能看见他的人性实质,看见他里面本性的东西,这样看人就相对客观、相对准确了。拾金不昧这一条德行说法就交通到这儿,你们听明白了吗?(听明白了。)我总有一种担心,我觉得你们好像没真正听懂,只是明白点道理,涉及实质的东西还是不太明白,我就只能多说几句,只要我感觉你们听明白了,我就放心了。我的感觉是从哪里来的呢?就从观察你们的表情有乐模样了,应该是心里明白了,达到这个果效,我多说点话也是值得的。
拾金不昧这一条德行的要求交通得差不多了,虽然没有直接告诉人它与真理之间的冲突到底在哪儿,它为什么不能上升到是真理的程度,还有神对人的行为、德行方面到底是怎么要求的,但这些是不是都讲到了?(是。)神家提不提倡拾金不昧这样的德行?(不提倡。)那神家到底是什么观点呢?你们说说吧。(拾金不昧是正常人性该具备、该做到的,所以不用去提倡。另外,拾金不昧这是人德行方面的一种表现,与人做人的原则、追求的观点、所走的道路、人性好坏没有关系。)德行代表人性吗?(不代表人性,有些德行是正常人性该具备的。)神家讲人性,是在追求真理这个大的前提之下讲人性、讲分辨人,基本上不衡量一个人的德行是怎样的,起码不衡量这个人是否能做到拾金不昧,不考察这个,就考察一个人的人性怎样,他是否喜爱正面事物、是否喜爱真理,他对待神的态度、对待真理的态度是什么。一个人在社会上常常拾金不昧,但是信神后丝毫不维护神家利益,如果有机会管理祭物的话,他就能偷盗祭物、挥霍祭物,甚至出卖祭物,什么坏事都能干,这是个什么东西?(恶人。)涉及神家利益的事,他从来不站出来维护,有没有这样的人?(有。)那你用拾金不昧这个说法来衡量他的人性合适吗?这就不合适了。有的人说:“这个人以前是好人,品德高贵,人挺赞成,来到神家怎么就变了呢?”真是变了吗?其实不是变了,他除了有那么点德行与好行为以外,他的人性实质就是这个东西,丝毫没变。他到哪儿都这样做人,只不过以前人是用德行的标准来衡量他的,而不是用真理来衡量他的人性,人就觉得他变了,其实他没变。有的人说:“他原来也不这样啊。”他原来不这样那是没临到这些事,没有这个背景,另外,人也不明白真理,不会分辨他。人看人、衡量人只看人一方面好行为而不看人的人性实质,最终会导致什么后果?不但看不透人,还会被人外表的一些好的德行蒙蔽、迷惑,在看不透人的情况下,总错误地相信人、提拔使用人,总受人迷惑、欺骗。有些带领工人在选人用人上常犯这个错误,被一些外表有好行为、好德行的人蒙骗了,安排他们担任一些重要工作,或者保管一些重要物品,结果出事了,给神家带来了一些损失。出事的原因是什么?是因为带领工人没看透这些人的本性实质。没看透人本性实质的原因是什么?是带领工人不明白真理,不会衡量人、分辨人,看不透人的本性实质,不知道他们对待神、对待真理、对待神家的利益到底是怎样的态度。为什么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些带领工人看人看事的观点不对,他们尽凭人的观念想象看人,不是根据神的话、根据真理原则来看人的实质,而是根据人的德行还有人外表的行为、表现看人。就因为他们看人没有原则,导致错误地相信人、错误地使用人,结果被人蒙蔽、欺骗、利用了,最终导致神家的利益遭受损失,这就是不会看人、看不透人带来的后果。所以,一个人要追求真理,首先要学习的功课就是怎样分辨人、怎样看人,这是一个长久的功课,也是一个最基本的功课。你要看透一个人,要学习认清一个人,你首先得明白神衡量人的标准是什么,人看人、衡量人被哪些错谬的思想观点控制、主导着,与神衡量人的标准之间有没有冲突,冲突在哪儿。你衡量人的方式、衡量人的准则是根据神的要求吗?是根据神的话吗?有没有真理作依据?如果没有,你全凭经验、想象,甚至根据社会上所倡导的社会公德,根据你的眼睛观察,那你要分辨的这个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就是个未知数,你就没法看透他了。如果你相信他、使用他,就担着一定的风险,不可避免地就可能给神的祭物、教会工作与神选民的生命进入带来损害。你要追求真理,分辨人这是首先要学习的功课,当然这也是人该具备的最基本的一方面真理。要学会分辨人,还是与今天交通的话题分不开,就是要分辨什么是人的好德行、好品质,什么是正常人性该具备的,这两样能分辨清楚很重要。能分辨清楚这两样,你才能认清、看准一个人的实质,最后能认定谁是有人性的人、谁是没人性的人。会分辨首先得具备什么?得明白神的话,明白涉及这方面的真理,达到看人根据神的话,以真理为准则。这是不是追求真理应该实行、具备的真理原则呢?(是。)所以,交通这些话题都是很有必要的。
刚才交通了第一条“拾金不昧”,这一条很显然是人的一方面德行,就是人的品德与人一时的行为给人带来的好印象,但很可惜,它不能作为衡量人是否有人性的标准。第二条“助人为乐”也是一样,从这个词的说法上来看,这也是一种人喜闻乐见的、人所认为的好行为。具备了这种好行为的人当然被人推崇为是具备了好的德行、好的品质的人,综合起来就是一个助人为乐的人,是一个品德优良的人。助人为乐与拾金不昧有相同之处,助人为乐这也是在一定的社会风气之下人所产生的一种好行为。助人为乐,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以帮助人为快乐,并不是以帮助人为己任,他不是助人为“责”,而是助人为“乐”。从这里看到,一个人帮助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自己。因为心里烦恼很多、痛苦很多,所以就找一些需要帮助的人去帮助、去施舍,施以援助之手,力所能及地做点好事,达到让自己心里有幸福、有快乐、有平安、有喜乐,日子过得更充实一些,不那么虚空、痛苦,就是通过提高自己的德行来达到让自己的心灵、思想境界得到净化、得到升华这样一种目标。那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行为呢?从这个层面的解释来看,这个助人为乐的人也不是什么好人,起码他不是从道德角度或者从良心、从人性的角度出发去做自己该做的事,尽到自己该尽的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而是为了自己能得到快乐、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得到心灵的安慰,活得有幸福感而做的事。这种德行怎么样?从性质上来看,这种德行还不如拾金不昧呢,拾金不昧起码没有自私这个层面的东西。那助人为乐呢?从这个“乐”上来看,这种行为就带着自私的掺杂,带着卑鄙的存心,帮助人的目的不是为了他人,不是无私地奉献,而是为了自己快乐,这根本就不值得倡导。比如,大街上有一个老年人不小心摔倒了,你看见了,心想,“我这阵子心情不好,这个老人摔倒了,这是个机会,我助人为乐吧!”然后就过去扶了老人一把。老人站起来后夸你,“好孩子,你真是个好心人哪,祝你平安快乐,长命百岁!”说了一大堆好话。你听了之后,烦恼突然烟消云散了,变得快乐了,你觉得帮助人是好事,以后没事就在大街上溜达,看谁摔倒了就赶紧扶起来。在这样一种思想的支配之下表现出一些好行为,人类社会就把它定性为是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是传承助人为乐优良传统的一种高尚的品德。在助人为乐的背后,施以帮助的人往往把自己推向一个道德制高点,把自己当成一个大善人,人越夸他,他越愿意帮助,越夸他,他越愿意施舍,越愿意为别人做更多的事,满足自己的英雄主义情怀、普度众生的情怀,还有被别人需要而自己从中得到满足的一种情怀。人类是不是都有这种需要?被别人需要的时候觉得自己特别有用,有活着的价值,这是不是在刷存在感哪?刷了存在感,人才有快乐,这就是人的生存之道。其实,助人为乐这事不管从哪个角度上来说,它都不是衡量人德行的一个标准。很多时候助人为乐的那件事其实就是举手之劳,你要是愿意做,就算你尽点社会责任,你要是不愿意做,也没有人追究你的责任,社会舆论也不会谴责你。这些人都称赞的好行为,人愿意做也行,不愿意做也行,用不着用助人为乐这个说法来捆绑人,让人学会以帮助人为快乐,因为助人为乐这本身就只是人一时的好行为。人无论是以尽社会责任为出发点,还是出于公德心这个角度来做这件事,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就是为了满足自己做了一次好人、发扬了一次雷锋精神,以这个为快乐、为安慰,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仅此而已,就是这个实质。那你们之前是怎么认识助人为乐这方面说法的?(之前没有认识到人里面这种自私卑鄙的存心。)如果一件事是你的责任,你责无旁贷,你做的时候有难度,得受一些痛苦,得有撇弃,得付出一些代价,但你还能去做,做的时候你不是那么快乐,你付代价做完之后,最终的结果也不能给你带来任何的快乐与安慰,但因着是你的责任、是你该做的,你依然能去做,这与助人为乐相比哪个更有人性?(能尽好人的责任、本分的人更有人性。)助人为乐这本身不是尽责任,它只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社会舆论、社会公德甚至是某个国家的法律对人的德行、对人的社会责任所提出来的一种要求,以此来衡量一个人有无德行,人性是好是坏。也就是说,助人为乐这仅仅是人类社会为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而提出来的约束人行为的一种说法,这种说法只是让人付出一些好的行为,这个好行为的衡量标准是社会公德、社会舆论,甚至是法律。比如,在公共场合,你看到一个人需要帮助,你是第一个应该去帮助的人,但你没去帮助,别人会怎么看你?会骂你没教养,这是不是社会舆论?(是。)那社会公德是什么呢?就是这个社会宣扬、倡导的积极向上的一种东西、一种风气,具体内容当然包括很多,比如:人应该扶持弱势,在人有难的时候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不应该袖手旁观,人应该具备这样的德行,这叫有社会公德;你看到有人受难了,如果视而不见、置之不理、袖手旁观,这就是没有社会公德。那法律对人的德行方面有哪些要求?这里有一个特殊情况,中国的法律对人的社会责任、社会公德并没有明文规定,所有人只是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有社会耳濡目染的影响能知道一点,而在西方有的国家的法律在这方面就有明文规定。比如,你看到路上有人摔倒了,起码应该上前询问,“Are you OK? Do you need help?”意思是“你还好吗?你需要帮助吗?”如果那个人说,“I'm OK. Thank you.”意思是“我没事,谢谢!”你就可以不用帮助,不用尽这个责任。如果他说,“I need help, please.”意思是“我需要帮助,请帮助我!”那你就得帮助,如果你不帮的话,那你就要负法律责任了。这是有的国家对人的德行提出来的一种特殊要求,用法律的明文规定对人提出要求了。那这几方面,社会舆论、社会公德甚至于法律对人的德行提出的一些要求,它仅限于人的行为,这个行为的基础准则就是衡量人德行的一个标准。从外表看,这条德行标准衡量的是人的行为,就是你尽没尽到社会责任;从实质上看,它衡量的是你这个人内心的品质是什么样的。不管是社会舆论、社会公德还是法律,它衡量的或者要求的仅是人做出来的那件事,仅是限制在人的行为上,用人的行为来评判一个人的德行、一个人的品质,就是这么个范围。助人为乐就是这样的性质。在助人为乐这方面,西方是用法律规定来要求人,中国是用传统文化来教育、熏陶人,就是这点区别,其实性质是一样的,都是用一种说法来约束、规范人的行为与人的德行。但是,不管是西方的法律,还是东方的传统文化,它只是对人的德行、对人的行为提出了一定的要求,提出了规范,它的准则只是规范人的德行、规范人的行为,但是有没有一样是针对人的人性呢?只规定人应该具备某种行为,这能不能上升到衡量人性的标准呢?(不能。)如果从助人为乐这一条来看,有的恶人也能做到助人为乐,但他是有存心目的的,魔鬼做点好事更是有存心目的的。你们说,凡是助人为乐的人就都是有正义感、喜爱真理的人吗?像中国那些行侠仗义、劫富济贫,甚至能常常救助残疾人士、救助社会弱势群体的等等所谓的助人为乐的人士,他们都是有人性的人吗?都是喜爱正面事物、有正义感的人吗?(不是。)充其量,他们仅仅是在人性品质上相对好一点的人。因着有助人为乐的精神支配,他们做了许多能使自己快乐、得安慰、充分享受幸福感的好事,但他们有这些行为并不代表他们就是有人性的人,因为他们的信仰是什么、他们精神世界的追求是什么还不得而知,是个未知数。那从他们助人为乐这个好的德行上来看,能不能把他们看成是有人性、有良知的人?(不能。)有一些所谓的助人为乐的基金会、福利院等等,他们救助残疾人士、救助社会弱势群体,充其量也就是尽了一点社会责任,为了达到有更好的社会舆论的效果,提高自己的知名度,满足自己助人为乐的这样一种心理而做了这些事,丝毫上升不到“他们是有人性的人”这样一种说法。再者,他们助人为乐,被帮助的那个人就一定是需要帮助的人吗?助人为乐这件事情本身是不是正义的呢?只能说不一定。你从社会的大事小情上来看,看多了你就明白了,有的纯粹就是一件助人为乐的事情,而有很多的助人为乐里面包藏着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一些社会阴暗面。但是不管怎么说,助人为乐是有存心目的的,是想出名、出人头地也好,或者是为了遵守社会公德、不违法也好,或者是为了得到更好的社会评价也好,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它只是人的一种外表行为,充其量也就是一种好的德行,与神所要求的正常人性没有丝毫关系。能做到助人为乐的这个人,有可能是一个很平庸的人、没什么野心的人,有可能是社会上的一个大人物,有可能是一个心地相对善良一点的人,但也有可能是一个心地相对恶毒的人,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人都能产生一时的助人为乐这样的行为。所以,助人为乐这一条德行说法绝对够不上衡量人性的标准。
助人为乐,这一条德行说法其实不代表人性的实质,与人的本性实质关系不大,所以用它来衡量一个人的人性好坏是不合适的。那怎样衡量一个人的人性才合适呢?起码他在帮助人、尽责任的时候不是根据自己的感觉快不快乐来决定,而是根据自己的良心理智,不考虑自己能得到什么,也不考虑帮助人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后果,或者对自己将来的影响是什么,这些他都不考虑,还能尽上自己的责任,能帮助到人,使人免去痛苦,就是单纯地为了帮助人,没有什么私心目的,这才是真有人性。如果他帮助人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得到快乐,或者得到好名声,那就带点自私卑鄙的性质了,真有良心理智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对人真有爱心的人,他所做的不是仅仅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感受,而是为了尽上自己的责任,尽自己的所能来帮助人,不是为了得到报答,也没有别的存心目的。即使这样做有点难度,或者能遭到人的论断,甚至面临一些风险,但他认识到这是人该尽的本分、是人的责任,如果不这么做那就是亏欠人,也是亏欠神的事,会留下终生遗憾,所以他就能义无反顾,尽人事,听天命,尽到自己的责任。不管别人怎么评论他,会不会感激他、高看他,只要能把事情办好,达到尽心了,他心里就满足了。能这样办事就是有良心理智的人,就是有人性的表现,而不是仅仅限制在品德、德行这个范围里的一种行为。助人为乐只是一方面的行为,有时也是特殊背景下的行为,这种一时的行为就可以根据心情、根据情绪、根据社会环境、根据当下的背景、根据做这件事给自己带来的利弊来衡量。有人性的人帮助人不根据这些来衡量,他衡量的标准更积极、更正面、更符合正常人性的良心与理智,有时甚至是与道德标准相矛盾的、相冲突的他都能坚持去做。道德的准则、道德的思想观点只能约束人一时的行为,这个行为的好坏会根据人的心情、情绪,人的善恶,或者人一时的善念、恶念而起变化,当然也会受到社会风气、社会环境的影响,这里的掺杂有很多,都是表皮的东西,让人无法判定到底有无人性。但是,根据人的人性实质,人的追求,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人所走的道路,还有做人做事的根据是什么来衡量人有无人性,这就相对准确多了、实际多了。那你们说说,衡量人性和衡量德行所依据的东西哪个合乎真理?到底是衡量德行的标准合乎真理,还是衡量有无人性的标准合乎真理?哪个标准合乎真理啊?其实还是衡量有无人性的标准合乎真理,这是确定无疑的。衡量人德行的那些东西之所以不能成为准则,是因为它说变就变了,这里面掺杂很多,掺有人的交易、人的利益、人的喜好、人的追求、人的情绪、人的邪恶思想,还有人的败坏性情,等等。这里面错误、掺杂太多,不那么简单,所以它不能成为衡量人的准则。这里有撒但灌输给人的各种各样的东西,还有因着人的撒但败坏性情所产生出来的很多附加条件,所以它不是真理。总的来说,不管这些德行方面的准则在人来看是容易达到还是不容易达到,在人看它的档次是高的、低的还是一般的,不管怎么说,它只是约束、规范人行为的一种说法,只能上升到人的德行品质这个层面上,与神所要求的用真理来衡量一个人的人性没有丝毫的关系,它连人性里起码该具备的、该达到的标准都没有,都够不上。人看人就只注重看人德行方面的表现,完全是根据传统文化的那些要求来看人、衡量人,神看人不是只根据某些德行方面的表现,神注重看人的人性实质。人性实质都包括什么?人的喜好,人的看事观点,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什么,人追求的是什么,是否有正义感,是否喜爱真理、喜爱正面事物,是否能接受真理、顺服真理,还有他所选择的道路,等等,根据这些来看一个人的人性实质才是准确的。助人为乐这一条交通得差不多了。以上交通了两条德行的要求,现在对怎么衡量德行,以及世人所讲的德行与神衡量人的标准的区别,这里面基本的分辨原则是不是都知道了?(是。)
刚才交通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这两条传统文化对人德行的要求,通过交通这两方面,你们有没有什么认识啊?(能认识到人的德行与人的人性实质是没有关系的,人具备这些德行,顶多是在道德品质方面有点好的行为、好的表现,不能说明这个人就是有人性了,活出人样了,这一点清楚一些了。)人有好的德行不见得就是有人性的人,这一点都能认识到了,事实就是这么回事。人都是随着社会的邪恶潮流走的,都逐渐失去了良心理智,没有几个人能活出人样。以往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能交给警察叔叔的人,现在都变成好人了吗?不见得。那些曾经被吹捧为英雄的人,后来是什么结局?人心里都有数。那些曾经常常助人为乐,在奖台上戴过大红花、被人吹捧过的社会道德楷模、大善人,后来怎么样?多数都不是好东西。他们只是为了出名有目的地做点好事,其实他们背后的所作所为、他们的生活、他们的人品多数都不怎么样,除了溜须拍马,什么本事也没有。当他卸掉大红花、脱掉社会道德楷模这一层外衣之后,他连怎么做人都不知道了,也不晓得怎么过自己的日子,你们说这是什么问题?这是不是被社会赋予他的“道德楷模”这个桂冠给坑害了?他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了,他被吹捧得太高,就觉得自己太伟大了,就做不了凡人了,最后连怎么活都不知道了,自己的日子过得一塌糊涂,甚至有的人最后酗酒、抑郁、自杀,这样的人确实有一些。他们总找感觉,总想当英雄、当模范,总想出大名,总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总不能回到现实生活中,对现实生活中的柴米油盐这些事,他们感觉都是烦恼、都是痛苦。面对这些痛苦的时候,他们自己也摆脱不了,不知怎样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有的人为了寻找刺激选择吸毒,有的人为了摆脱虚空选择自杀,有的人即使没走上自杀这条道路,最终也是抑郁而死,这样的例子是不是不少啊?(是。)这就是传统文化对人的苦害,它不但没让人正确地认识人性,没把人引向人该走的正道,不但没做到这两点,反而把人引向歧途,引向一个虚妄的、想象的境界之中,这就把人坑害了,而且坑害得不浅。有的人说:“也不是都这样啊!我们现在不是活得很好吗?”你们现在活得好,那不是因为有神的保守吗?因为神拣选了你们,你们有神的保守,才能幸运地接受神的作工,在这里读神的话、聚会交通、尽本分,过正常人的生活,能够有正常的理智处理自己日常生活中的事。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你们的思想深处依然有类似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这样的思想观点存在着,同时,从人类来的这些思想道德准则也一样在禁锢着你们。为什么说在禁锢着你们呢?因为你们选择的人生道路,行事做人的原则、方向,以及看人看事的原则、方式、准则,等等这一切都依然在不同程度地受着这些思想道德准则的影响甚至是捆绑、控制,而神的话、真理还未能成为你们看人看事、做人做事的根据、准则。你们现在只是选择了正确的人生方向,你们有意愿、有理想、有盼望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但事实上,你们中间更多的人根本没有走上追求真理这条道路,就是神给人预备的正确的路途你们根本还没有走上来。有些人说:“如果没有走上来,我们为什么现在还在尽着本分呢?”这是出于人的选择,出于人的配合,出于人的良知,也出于人的心志,你正在配合神的要求努力地往上够,但往上够并不意味着你已经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了。原因之一,就是你们还在受着传统文化灌输给你们的这些思想的影响。比如,今天交通揭露了拾金不昧、助人为乐这两条说法的实质,虽然现在你们领受得挺好,说不定过几天你们就变卦了,就觉得,“拾金不昧有什么不好?我就喜欢拾金不昧的人,起码这样的人没有贪心。助人为乐有什么不好?起码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有人伸手来帮助你一把,这是很好的,这是人的需要啊!再说,人以帮助人为快乐,不管从哪方面来看,这都是很好的,这是正面事物,是义不容辞的,不应该批判啊!”你看,这才醒悟过来几天啊,睡一觉就变了,又回到起初了,又重新回到被传统文化禁锢的状态了。就是说,这些思想深处的东西时不时地在影响着你的思想观点,同时也在影响着你选择的道路,它在影响你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在不断拖你的后腿,使你不能如愿地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走上追求真理的道路,走上以神话语为根据、以真理为准则这样的人生道路。尽管你心里很愿意走上这样的道路,你很渴慕,你为此事很着急上火,天天在计划着、打算着,天天在立心志,也天天为此祷告,但事实并不如人愿,因为这些传统文化的东西在你内心深处扎根太深了。有些人说:“那不对啊!你说传统文化在人心里扎根太深,我感觉不是事实,因为我现在才二十几岁,还没到七八十岁呢,怎么就说这些东西在心里扎根太深了呢?”为什么说扎根太深了呢?你们说,自从你记事以来,就算父母不教育你,你是不是在理想中也想做一个比较高尚的人?比如,多数人喜欢看行侠仗义的电影、小说,特别同情故事里那些受害的人物,而恨恶那些残暴的人、害人的人,恨恶反面人物。你在这样一种背景之下成长着,在不知不觉中,你所接受进来的东西正是社会公众所共同认定的那些东西。那你为什么能接受这些东西呢?因为人天生就不具备真理,也不具备分辨事物的能力,你不具备这个本能,人类所具备的本能就是天生喜欢一些好的、正面的、积极的东西,这些积极、正面的东西让你想往好了做,做好人、做英雄、做伟人。当你接触社会舆论、社会公德这些说法的时候,这些东西就在你心里开始逐步地成形了。传统文化道德方面的说法走进你的内心,进入你的内心世界以后,就在你心里扎根了,开始主导你的生活了。在这个时候,你对它不是分辨、不是抵触、不是拒绝,而是深深地感觉你需要这些东西,你的第一举动是迎合这些说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些说法太符合人的口味了,太符合人的观念了,它符合人精神世界的需要,所以你就毫不防备、理所当然地把这些说法接受进来了,逐渐地,在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在社会的熏陶、灌输下,再加上自己的想象,你心里就深深地认为这些说法都是正面事物。随着岁月的磨砺,随着你年龄的逐渐增长,在各种背景、各种条件之下,你都在力求去追随这些说法,去追随人性本能里所喜好的、所认为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你里面越来越成形,越来越根深蒂固,与此同时,这些东西就主导了你的人生观、你的追求目标,它就成为你评判人、评判事物的标准了。当传统文化的这些说法在人里面成形的时候,人抵挡神、抵挡真理最基本的素材就有了,人好像有了自己的理由、自己的根据一样。所以,当神揭露人败坏性情、败坏实质的时候,劈头盖脸地刑罚审判人的时候,人对神就产生了种种观念,心里想,“人常说‘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杀人不过头点地,得饶人处且饶人’,神怎么能这么说话呢?这是神吗?神才不这么说话呢,神应该是站在至高处,用温柔的语气、用普度众生的语气、用菩萨的语气来向人类说话,那才是神呢,那多温柔啊,那形像多高大啊!”等等这一系列的想法、观点、观念,在你心里就一个劲儿地往外冒,越冒越多,结果你就承受不住了,就身不由己地做出悖逆神、抵挡神的事,就这样被你的观念想象给断送了。从这些事实来看,无论年龄大小,只要你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教育,只要你具备了成年人的思想,那你的心里就已经充满了传统文化道德这些东西,这些东西在你里面就逐渐达到根深蒂固了,已经成为你的主导了,你已经凭这些东西活了这么多年,你的生命、你的本性就早已被传统文化道德的这些东西占有了。比如,你从五六岁就学会助人为乐、拾金不昧了,就受这些东西的影响,在行为上已经完全受这些东西操控了,如今你到中年了,你已经凭这些东西活很多年了,这就意味着你离神要求人的标准已经很远了。自从你接受了传统文化所倡导的这些德行说法之后,你离神的要求就越来越远了,你的人性标准与神所要求的人性标准中间的距离就越来越大,这样就导致你离神越来越远了,是不是这么回事?这些话你们慢慢揣摩吧。
灾难陆续降下,主再来的预言已经应验,你想迎接到主得着进天国的机会吗?诚邀渴慕主显现的你参加我们的网上聚会,帮你找到路途。点击按钮与我们联系。